有這樣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動畫電影,演繹著追夢少年的逆襲人生——《雄獅少年》,可以說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中國風好電影。她熱情洋溢、熱忱滿腔,令觀影者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她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和激勵每一個不同年齡段的我們。
電影從平凡的日常生活著筆,講述了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擁有舞獅夢的留守少年阿娟得到與他同名少女的鼓勵和啟發,于是下定決心和好友阿貓、阿狗組成雄獅小隊,在退役獅王咸魚強的培訓下參加舞獅比賽,經過重重磨礪,從病貓變成雄獅,打破偏見、逆風翻盤創造奇跡的熱血勵志成長故事。
影片中,“兩個阿娟”在人聲鼎沸、鞭炮肆虐的嘈雜里邂逅,又在村頭高山、木棉紅下的靜謐里分別;三個小伙伴在夜空爽朗里歇斯底里釋放吶喊,卻又在風雨的考驗里往復如一,安靜與動感,沉靜與張揚,交換輪番上場,自帶有味節奏。影片從頭到尾沒有可以讓你“走神”的時刻,沒有讓你“放松”的時間,用故事推進的此起彼伏,眾望所歸的柳暗花明,上山下山的鏗鏘腳步,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揪緊了觀眾的心。
將現實主義題材轉為動畫,傳遞“勇敢追夢,就能創造奇跡”的內核,著筆不可謂不險、立意不可謂不高。影片以舞獅這一活動為主要內容,以自強這一精神為關鍵要義,將中華大文化與具體小項目深度結合,社會大背景與民間小人物完美契合。有人這樣評價:青春勵志何來奇跡,不過是對現實說一句“不認”。
片中,咸魚強夫婦相濡以沫的那條暗線,刻畫耙耳朵、刻畫忠貞情、刻畫生活所迫、刻畫過往今昔,“舍得”二字在鏡頭中兩次閃過,引人感慨唏噓;舞獅傳統文化由來發展的另一條暗線,用時而響起的渾厚男中音講解,令人回味。
當主人公拎起獅頭、背起行囊,與師傅師兄作別踏上開往城市的中巴,臨窗茫然失落的那一瞬,看到師傅師兄急踩三輪冒雨送別舞起獅子響起鼓點加油打氣的那一刻,友情濃成了點滴晶瑩;咸魚強老婆騎著電車拋下的一句“狠話”,“女阿娟”一人帶頭眾鼓響應的激烈,愛情原來是深藏的力量。
百煉鋼成了繞指柔,繞指柔亦是百煉鋼。
影片里最走心的叮囑,莫過于那句“只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我們就是雄獅”;最勵志的場景,莫過于踩在梅花椿上帶血腳步的堅持,仰望最高那一椿身后響起的鼓點一片,向著更高的縱身一躍;最令人回味的唱詞和旁白,莫過于“世界上總有一座山不可逾越,人生一山還比一山高”“世界上總有你達不到的高度,但你是雄獅你就要戰斗到底”。
每一次坦然面對挫折和痛苦,都是對生活的應有尊重;每一次堅定邁開奮進的腳步,何嘗不是對生命的敬仰禮贊。
《雄獅少年》深深地啟迪和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人這輩子像舞獅,上山下山,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勇者無畏,定當自強不息,生命不息,定要戰斗不止。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只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你,我,我們,都應該是那頭被木棉花砸中的雄獅?。◤堄拢?/span>